谈起 LG,这几年好像一直在大家心中处于一种“不发新品的时候大家甚至会忘记它的存在,一发新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还有 LG 呢”的这么一种状态的存在。所以当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谈论该买什么品牌的手机时总会忽略 LG 的存在,但 LG 从来都不缺乏技术创新,只是他的创新只给我们有种手机还可以这样做的感觉,并没有如购买的冲动,也就说是手机同质化趋势下得另类创新。这一次 G5 的模块化我想也是这样。
首先说到的是 G5 的外观,整机上手的第一感觉是圆润,其次是有点厚重。
G5 采用了金属材质得机身,G5 金属机身的做法是先注塑然后再统一喷漆,这有点像是魅蓝 metal 的做法,这样的处理丧失了一些金属应该有的质感,拿到手之后总回有种“到底是不是金属机身”得疑问 。不过倒是可以保证金属机身的一体性观感,如果不仔细看是找不到天线开口的,更不用说天线条带。当拿到机器绕机器认真看一圈之后你就能发现天线的“端倪”。在机身后面 CNC 切边的地方你能够分别在机身左右两侧的下方找到两个很小的塑料开口、在机身顶端 3.5mm 耳机插口以及其对称的位置也有两个稍微长一点的塑料开口,你不仔细查看的时候根本不会发现,非常巧妙,当然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细节控而且在拿到机器之前不知道它的处理方式的话,等你看到之后肯定会咯噔一下“马丹,是不是掉漆了?”。
机身的背面大量用了圆的设计,从 G4 的方正到G5的圆润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LG G 系列的设计风格,保留的是那颗放在背面的电源键加指纹识别键,为了模块化的设计,G5 不得不将前代放在背面的音量键挪到了机身左侧。G5 的双摄像头和电源键都略微凸起。而整个机身的背面做了一圈高光切边,不同于其它厂商切一个斜面的做法,G5 是在边框上垂直切一圈,在背壳上又切一圈,两个切面成直角相交。所以在视觉上,不论从侧面还是从背面都能看得到切边的闪亮。不过使用的时间久了应该也会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吧。
在机身左侧除了音量键外,还有模块化下巴的切换锁。机身的右侧则是 SIM 卡槽,G5 是支持双卡双待的,一个 nano-SIM 卡槽,一个 Micro-SIM 卡或Micro-SD 卡的卡槽。为了手机的模块化,卡槽并没有递进排列的,而是并列,卡槽的开口也就看来特别长。如果能想办法把卡槽放在可拆卸的模块里应该会让整机更加漂亮。
三星和LG都做过曲面屏幕的手机,只不过三星一直在向左右两侧弯,而LG最开始是向内卷,到了G5则变成了仅仅额头处有一个弧度了。这个弧度并不在屏幕显示的区域,而且还是位于不太容易触碰到的额头部位,所以可以猜想此曲面屏仅是带来一些美感提升的点缀。
屏幕方面,G5 拥有一块 5.3 寸 2K 分辨率屏幕,众所周知,屏幕的分辨率越高,屏幕的相对亮度就越低,特别是在 2K 手机屏幕早期,这种现象愈发明显。随着技术的发展屏幕亮度的问题也逐渐解决,经 ZEALER 测试 G5 的亮度达到 700+ 尼特,不过在平时的使用中并没有达到如此高的亮度,而是维持在一个功耗和显示均衡的状态。同时 G5 的自动亮度调节很灵敏,甚至有点过于灵敏,有时候转到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玩手机,眼睛还没适应的屏幕亮度就已经调到很低了。说回屏幕,G5 的屏幕应该算是IPS屏幕里的顶级屏幕了,不论细腻程度还是色彩都没得挑。
近些年来,在手机越来越同质化的时候,一个新的概念“模块化手机“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迟迟都未见所谓的模块化手机量产,G5 应该是第一款量产的模块化手机,不过还是比较低级的模块化,供选择的仅是拍照手柄模块、HIFI模块和标配的模块。与其称之为模块化,不如叫它是可更换的下巴更贴切。在机身左侧有一个按钮,按住便可以把下巴“拽”下来,下巴有点紧,所以拆卸的过程有点费劲。下巴连接着电池,所以并不支持热拔。电池也是可以从下巴上拆下来更换的,这个更换同样采用简单粗暴的硬拔,电池与下巴之间是用塑料连接的,难免开始的时候会担心会把下巴给拔坏。
因为并没有拿到拍照手柄和 Hi-Fi 两个模块,所以无法对更换模块进行体验。我对这两个模块并没有太大的感觉,特别是 Hi-Fi 模块,我觉得手机HIFI发展到现在应该成为旗舰产品的标配了。与这两者相比我倒希望以后能出一个大电池模块,这样出门的时候就不用多带一块电池或者移动电源了,直接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哪个电量的模块就好了。
如果要谈配置的话,我觉得 G5 也没什么可讲的了,当今安卓旗舰机的标配,高通骁龙 820 64 位四核处理器,4GB 的运存,32GB 的存储空间,最大支持 2TB 的内存扩展。在平时的使用中和玩大型游戏都非常流畅。使用过程中没有明显发热的情况。
G5 拥有一块背部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不同于其它手机背部指纹识别,LG 将电源键和指纹识别融合在一起,不过通过指纹识别完成解锁手机的话是不需要按下这颗按键的,如果选择按下则只能点亮屏幕并不能完成指纹解锁,这时则需要拿开手指再重新触摸完成识别。手机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还是可以的,指纹识别还未支持支付宝等支付软件。
G5 配备了一块 2700mAh 的电池,这个电池容量在今天来说并不算大,但是好在可以更换。G5 的耗电情况,在我中轻量使用的情况下,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电量从百分之七十掉至百分之十五左右,这期间包括刷微博聊微信 QQ 和新闻阅读,加起来总使用时间大概三个小时左右。这样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G5 同时配备了类似于 moto 和三星那样的待机时间和通知显示的功能,配合光线感应器来实现显示或者不显示,经测试开启这项功能后,遮住光线感性器让其不显示,待机一晚耗电大概是百分之九左右,如果关掉待机显示,待机一晚耗电百分之四。
G5 支持 QC 3.0 快充,标配了一个 9V 1.8A 或 5V 1.8A 的快速充电头,0-100 充电总耗时 86 分钟。在充电的过程中,手机有发热的情况,但是发热并不严重,主要集中在手机的上半部分。
G5 另外一个吸引人的亮点就是配备了双后置镜头,一个 800 万像素的广角镜头,一个 1600 万像素的常规镜头。支持光学防抖,略显遗憾的是并不支持相位对焦,支持激光对焦。G5 的拍摄界面虽然看上去比较简洁,但是整体使用起来的感觉是混乱,在拍摄界面不论向下滑动还是像右滑动都能够切换到前置。在模式里面是像多视图(就是同时开启几个镜头拍摄成一张照片),例如广角和常规镜头就可以拍摄出凸显的照片等等,可玩性还是比较高的。 G5 的音量键还可以充当快门键。
说回到拍照上面,广角镜头确实能够拍摄出很震撼的照片,不过并没有对畸变进行修正,800 万像素加上广角就不要对画质细节做过多的要求了。而常规镜头的表现就比较出色了。G5 的相机在白天表现比较出色,但是到了夜间,相机取景就比较卡顿,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也很容易虚掉,不过拍成功的照片表现还是可以的,画面的纯净度,噪点和眩光的控制都比较出色。上几组 G5 的样张。
广角镜头样张:
广角镜头与常规镜头对比:
常规镜头样张:
夜间样张:
凸显拍照模式样张:
最后,不爱说又不得不说的 G5 的定制 UI,基于 android 6.0.1。先说 UI,采用原生安卓的 material design 的设计语言还是挺清新讨喜的,但是说回的图标就... LG 统一的图标风格是圆角矩形,但是自带的浏览器的图标却又是一个圆,相当突兀。而且设计逻辑也很乱,设置界面分为网络、声音和通知、显示屏以及常规设计四大块,先不说其它的,单说“常规”这一词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我经常需要设置的内容应该是从这里面找,其实并不然,所谓的“常规”是除去前面三项设置以外的所有的设置内容,而且把常规放在了最后面。通过滑动来切换设置大项,但是这种滑动切换也并没有延续到每一级的菜单,在第一层的设置里面可以滑动切换,而到了二级页面,例如关于手机,里面分为 SIM 卡 1、SIM 卡 2 和常用三项,同样常用被放在了最后,但是这三项的切换却不再是滑动了,而又变成了点按。
虽然 LG 的系统槽点挺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算简洁,并没有给你装上一堆预装,只有一个安智市场,算是LG的一点点本地化吧,但是本地化的程度很明显不够,像电话黄页等统统没有,希望 LG 能够加快本地化的步伐,三星都已经开始进步了,作为同样的老厂商LG怎么能止步不前呢。
经过对 G5 这一段时间的使用,我最大的感触是 LG 依然还是一个硬件巨头,这些年来 LG 一直都不缺乏在硬件上的创新,只不过他的创新似乎有点走了偏路,只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并没有打动我们去买的动力,而且当你买回来之后有一些创新功能在过了新鲜劲之后就失去了继续使用的粘性。LG 的每次创新似乎都缺乏一点延续性,更像是灵光一闪的冲动。
16 年的手机圈将更加混乱,作为老厂的 LG 此时确实需要一款实打实的旗舰产品来夺回属于自己的辉煌,所以 G5 应该是承载着 LG 这种诉求而来。综合来讲 G5 确实是一款表现均衡且出众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处处给我舒服的感觉。不过 LG 似乎在我们眼前已经沉静的太久了,所以它又用它独特的创新能力先来吸引到我们的眼球,当你是因为它的亮点而买来使用时便会发现它真正的亮点并不是模块化双摄像头等等...而是它的均衡,只不过它的这种均衡又被它软件的劣势给重重的拖了后腿。
推荐阅读:风扇怎么折